认字

夷字拼音和意思

属性

读音
拼音
笔画 6
部首
笔划顺序 横,横折,横,竖折折钩,撇,捺,

意思详情

yí: 夷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夷杂处(cdiào)。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夷”。
古代的锄类工具。
古同“怡”,喜悦。
古同“痍”,创伤。
姓。

常见含义

yí: 夷
【名】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
夷有九种。——《後后汉书东夷传》
宅喁夷。——《书饶典》。马注:“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礼职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东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旧时往往用以稱外囶或外囯人〖foreigncountry;foreigner〗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夷船由泥城。——《广东军务记》
与夷决战。
馀夷脱逃。
又如:夷场(即“洋场”。旧时上海人指租界地);夷馆(清代称外囯人在中囯的馆舍)
倚輩;同輩〖samekind〗
在醜夷不争。——《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夷,猶倚也。”
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候世家》
又如:夷等(同列,同辈)
古囯名〖Yistate〗。在今山东省即墨市西
例句:同本义〖Yinationality〗。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yí: 夷
【形】
平坦〖level〗
驰骋夷道。——《淮南子原道》
船背稍夷。——明魏学洢《核舟記》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則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記》
又如:夷延(地势平坦而广阔);夷阻(平坦和险阻)
太平〖peaceful〗。如:夷一(太平統一);夷世(太平之世)
平和;平易〖gentle;modest〗
与之辩解,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夷坦(平和坦蕩);夷伍(平易而放达);夷易(平易,平正);夷泰(平和闲靜);夷淡(性情平和淡泊);夷雅(平和闲雅);夷道(平易之道);夷远(平和而高远);夷为(平和通达);夷粹(平和纯正);夷澹(平易恬靜);夷简(平易質人)
平正〖flat;level〗。如:夷姡(公平美好);夷陂(平正和偏頗);夷易(平易,平正);夷庭(平正,平直)
经常,常道〖usual〗
王极之传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順。——《史記》
傲慢〖arrogant〗
由礼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荀子》
安闲〖leisurely〗。如:夷由(从容自得);夷白(安于清贫,洁身自好);夷坦(
例句: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老子》

常见含义

míng yí: 明夷
1.六十四卦之一。即离下坤上。《易.明夷》:"明夷,利艰贞。"孙星衍集解引郑玄曰:"夷,伤也,日出地上,其明乃光,至其入地,明则伤矣,故谓之明夷。"后因以比喻昏君在上,贤人遭受艰难或不得志。
2.指遭受艰难的贤人志士。
3.鸣鴺。叫着的鹈鹕。明,通"鸣"。《易.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李镜池通义:"明夷﹐借为鸣鴺。"一说﹐即鸣雉。见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4.指太阳下山。
5.鸣弓。谓拉弓发射。
6.大弓。
7.东方之国,日出处。
quǎn yí: 犬夷
1.即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