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

菑字拼音和意思

属性

读音
拼音
笔画 11
部首
笔划顺序 横,竖,竖,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竖,横,

意思详情

zī: 菑
初耕的田地。
开荒:“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
姓。

常见含义

zī: 菑
【名】
(形声。从艸,甾()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徐光启《甘薯疏序》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witheredtrees〗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例句:同本义〖fieldthathasbeenundercultivationforoneyear〗
zī: 菑
【动】
开垦;耕耘〖openupwasteland;reclaimwasteland;ploughandweed〗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另见zāi“灾”

相关词语
例句: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常见含义

zī mín: 菑民
1.灾民,难民。
è zī: 厄菑
1.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