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1

2023-12-28 09:37:20
温馨提示:以下是纯文字版预览,格式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

(三)问题解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四)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50×3= 40×22=

20×20= 53×30=

600×30= 30×23=

400×50= 350×2=

学生开火车回答。

2.笔算

134×12= 54×278=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设计意图:复习口算知识,为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做好准备;复习笔算知识,为中间有0的笔算除法做好准备,同时熟悉乘法笔算的基本步骤。】

二、探究新知A

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

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160×30= 106×30

问:这道乘法算式的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1)口算:先是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2)笔算:展示两种不同的算法:

3)让学生对两种算法发表评价,通过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利用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能使计算简便。引导学生选择后一种方法4)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5)小结:笔算末尾有0的乘法,先乘0前面的数,然后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结合实际板书:末尾有0,先算非0,算完再添0;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比选择,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在自主探索中掌握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A

1.出示题目:

220×40= 60×160=

360×25= 12×580=

要求:小组讨论怎样对齐数位,再列竖式计算。

2.学生独立计算后,用计算器自行检查。

3.指名汇报:投影其答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强调:60×160=,把160放前面省略一步,但在验算时也要用到60放前面;12×580=可调换位置也可不调换位置,同样简便。

【设计意图:4道算式囊括了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类

型,让学生先讨论再计算,利于学生巩固新学知识,注意不同题型的对比,通过练习,巩固竖式的简便写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四、探究新知B

1.出示题目: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出发12小时后需要停站休息,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怎样列式?106×12=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指名汇报算法

出示错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思考并小结: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末尾有0不漏算。)

2.回到开课初的问题:普通列车30小时可以行走多少千米?

列式:106×30=

分析算式,既是末尾有零,又是中间有零,两个难点同时出现,能否克服?激励学生尝试计算。

展示学生的不同算法,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引导学生择优

学生反馈时讨论: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

3.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设计意图:增加中间环节106×12=,是因为考虑到106×30=既是末尾有零,又是中间有零,在学习了末尾有0的160×30=的基础上先学习106×12=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再过渡到106×30=,降低了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学习中再次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较为简便的方法,树立优化的理念。】

三、练习巩固B

305×50= 708×25= 30×208=

【设计意图:3道算式囊括了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各种类

型,直接让学生计算,从前面的有扶有放到现在的完全放手,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计算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小结本课重点,加深印象,强化目标意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八第2题,用笔算的方法,叙述计算的过程。

板书设计:

末尾有0、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末尾有0,先算非0,算完再添0;

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末尾有0不漏算。

点击下载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