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

匈字拼音和意思

属性

读音
拼音 xiōng
笔画 6
部首
笔划顺序 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竖,

意思详情

xiōng: 匈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
古同“胸”。胡”。

常见含义

xiōng: 匈
【名】
(形声。从勹,凶声。勹(bāo),裹。本义:胸膛)
匈,膺也。——《说文》。字亦作胷、作胸
胸满。——《素问·腹中论》
贯匈国。其为人胸有窍。——《海内南经》
心胸;胸怀
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资治通鉴》
又如:匈臆(胸怀)
胸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史记》
称匈奴。亦泛称北方少数民族〖Hsiung-Nu〗
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旧唐书》
例句:“胸”的古字〖bosom;chest〗

常见含义

xué xiōng: 穴匈
1.见"穴胸"。
xiōng nú: 匈奴
古族名。又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时占据大漠南北广大地区。西汉初攻扰汉朝北方。汉武帝时受汉军打击而转衰。宣帝时附汉。东汉初分裂,南匈奴附汉,北匈奴居漠北。南匈奴于东汉末分为五部,西晋时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南北朝时经民族融合而逐渐消失。北匈奴于汉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败,部分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