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

驮字拼音和意思

属性

读音
拼音 duǒ
笔画 6
部首
笔划顺序

意思详情

duǒ: 驮
用背负载:驮运。驮着两袋米。

常见含义

另见tuó: 驮
tuó: 驮
【动】
(形声。从马,大声。本作“佗”。《说文》:“负何也。”本义:骡马负载东西)
驮,负物也。——《说文新附》
其奇畜则橐佗。——《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橐佗,言能负橐囊而驮物也。”
又如:驮绳(捆缚负载之物所用的绳子);驮银;驮背((tuóbēi)。牲口负载东西);驮骡(专用来驮东西的骡子);驮家(驮户。专事驮运业务的人家);驮畜(专门用于驮东西的牲畜)。引申为用背负载。如:驮不动
挨;受〖suffer〗
丫头驮打,丫头驮骂,丫头也是爷娘生,夫人打我,少打几下。——赵景深辑《古代儿歌资料》
另见duò
例句:同本义〖carryontheback〗

常见含义

wéi tuó: 韦驮
1.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作"韦驮(一作'陀')天"。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道宣载其事,谓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还,以授道宣。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亦称护法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着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正对释迦牟尼佛。
mǎ tuó: 马驮
1.马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