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原文

暂无内容

  • hún
  • jiǔ
  • xiōng
  • bèi
  • hún
  • jiè
  • jiǔ
  • xiōng
  • jiā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其它理解内容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主题

《清明》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不能够回家扫墓的人落魄断魂,孤零零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笑而不答,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山村。

注解

雨纷纷:细雨绵绵不绝。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鉴赏

诗的前两句:这两句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欲断魂”交代了时间、场景、心情。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找个地方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为后文问哪里有酒家做铺垫。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描写的是一个浑身已经被雨水打湿的中年男人站在路边,满脸疲惫,向着远方的路面眺望,恰巧有一个小牧童骑着牛走过来,这个人急忙上前打躬作揖请教哪儿有店家可以休息喝酒的?这个牧童却微微一笑并不说话,只是抬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山村。
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写得自如之极。景象十分清新,意境优美、兴味隐跃。

书写指导

“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
“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