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柳笛和榆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05-02 10:54:00
温馨提示:以下是纯文字版预览,格式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会认读

7

个生字,会写

11

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

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程二

 

 

 

 

预习题纲

 

1.

初读课文,独立学习生字。

 

 

 

 

 

.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知道詹姆斯

?

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

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

是无人知,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

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

板书课题

.

初步了解课文

 

1.

学习生字词

 

1

)生字读音

 

这篇课文的生字多达

20

字,而且有的很难读。所以啊,我们就从检查生字的读音入手,看

看是不是都会读了,大家有信心吗?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课件显示:

 

 

放好鱼饵

 

抛出钓线

 

湖面涟漪

 

耐心等待

 

 

鱼竿剧抖

 

大鱼挣扎

 

小心翼翼

 

操纵钓线

 

 

鱼跃不已

 

筋疲力尽

 

拉鱼上岸

 

父子得意

 

 

乞求无果

 

不容争辩

 

放鱼回湖

 

依依不舍

 

 

月光如水

 

获得启示

 

遇到诱惑

 

思父告诫

 

 

道德抉择

 

简单问题

 

道德实践

 

勇气力量

 

师依次指“剧”

“跃”

“抉”

“挣”

“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

)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

有什么不明白的,

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

“乞求”

“不容争辩”

“诱惑”

“告诫”

“抉择”等词语)

 

3

)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

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

再写什

么,最后写什么?(别急,再看看课文再回答)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

练习朗读课文

 

1.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2.

轻声朗读,想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同组互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

指名读。

 

.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收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

导入

 

出示一则有关诚实的格言,

让学生体会。

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个有关诚实的故事。

 

.

深入学习课文

 

1.

读全文,找找这件事对于文中的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默读课文思考: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找出描写“我”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

 

3.

指导与交流。

 

1

)出示语句

 

师:课文哪些语句是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

)钓到大鱼时的心情。如果是你钓到了这样大的一条鱼,心情怎样?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

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

)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

分角色读

4.

父亲的情感

 

1

)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

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

他的情感有什么

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

 

2

)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

“我”

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课件随

机显示有关语句)

 

3

)讨论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

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

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5.

揭示中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

眼间

34

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

“但是,……就会获得道

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画上横线。

 

6.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

“鱼”指的是什么?(

“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

课堂小结

 

填空:作者从

34

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

拓展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

2

个小时,

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却在父亲的坚持下,

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我们该如何去

做?

 

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

布置作业

 

制作一张以“诚实”为主题的小报。

 

 

 

 

 

 

 

 

 

 

 

 

 

 

 

 

 

点击下载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