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教案设计(一等奖)

2018-06-26 08:46:00
温馨提示:以下是纯文字版预览,格式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1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

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

)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

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2

、过程与方法: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

讨论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

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

、下面是居委会张阿姨负责的小区水费收缴情况,用这个表中的数能写成多少个

有意义的比?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都写出来。

 

   

 

张家

 

赵家

 

水费(元)

 

15 

20 

用水量(吨)

 

2

、揭示课题。

 

提问:在上面的表中,有哪两种量?(水费和用水量、总价和数量)在我们平时

的生活中,除了这两种量,我们还要遇到哪些数量呢?

 

学生回答后,指名汇报。

 

师小结:这些数量之间藏着不少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数量间的

一些规律和特征。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例

用小黑板在刚才准备题的表格中增加几列数据,变成下表。

 

  

 

张家

 

赵家

 

李家

 

周家

 

刘家

 

吴家

 

用水量(吨)

 

14 

10 

水费(元)

 

15 

20 

35 

25 

 

 

引导学生观察这张表,先独立思考后再讨论、交流: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并根据这种规律帮助张阿姨把表格填写完整。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完善,并作必要的板书。

 

师指出:同学们发现表格中的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增加也在不断增加,像这样水费

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说水费和用水量是相互关联的。(板书:相关联)

 

思考:你们还发现哪些规律?

 

指名回答,师小结: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每吨水单价始终是不变的,当水的单

价确定以后,水费就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师板书,便于其他学生观察:

 

    

水费

用水量

  = 

15

6

 = 

20

8

 = 

35

14

 

=……=2.5

 

师指出:水费除以用水量得到的单价相等也可以说是水费与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数。

 

板书:

水费

用水量

 = 

每吨水单价(一定)

 

2

、教学“试一试”

 

出示第

43

页下面的“试一试”。

 

学生先独立思考、填表,小组内讨论交流。

 

提问:你能用刚才我们研究例

1

的方法,自己分析这个表格中的数据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如下:

 

表中的路程和时间是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若干倍,

路程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时间缩小若干倍,路程缩小相同的倍数。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是一定的,速度是每时

80kM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路程

时间

 =

速度(一定)

 

3

、教学“议一议”

 

思考:我们研究了上面生活中的两个问题,谁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呢?

 

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两个问题中都有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

种量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它们的比值始终是一定的。

 

师小结:像上面这样的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

系。

 

三、当堂检测:

 

1

、课堂活动第

1

题,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成正比例的量。先在小组内

说,然后指名汇报。

 

2

、练习十二第

1

题,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3

、练习十二第

2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订正。

 

四、教学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二的第

3

题。

 

六、课后反思:

 

 

点击下载
登录 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